近日,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·气象科普进校园——气象首课在我校武鸣校区顺利举行。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《科学技术普及法》,深化“局校合作”,将气象科普融入新生入学教育,探索“科普+思政+专业”协同育人新模式,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。
我校龙妮娜副校长出席活动并致辞。龙妮娜强调,“气象首课”活动不仅是科普课,更是一堂融合思政与专业启航的“金课”,引导新生关注气象科学与国家粮食安全、生态文明及防灾减灾等重要领域的联系,助力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。学校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已签署合作协议,学校首批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已入学,希望双方共同推进人才培养,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气象科技支撑。同时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旅程中乘风破浪,收获知识、启迪思维,共同筑就气象事业新未来。
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全文杰以“气象科学发展历史与适应AI时代的思考”为题为广大师生讲授“气象首课”。全文杰讲授了气象学科的发展历程,指出气候变暖、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气象及相关学科专业将越来越受到重视,“气象+”和“+气象”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需求大。他表示,大学是是重要转变的过渡期,他鼓励同学们关注新技术的发展,做好大学学习、生活规划及能力储备,为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指明了方向。
期间,南宁师范大学与广西气象学会共同签署了《气象科普与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》,学生代表宣读了《气象科普志愿者倡议书》。“气象首课”活动的顺利举办,引发了在座同学的强烈共鸣,为我校大气科学专业2025级新生明确了学业发展方向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将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,夯实专业基础,为建设气象强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